第八百一十九章 创教(1 / 1)

路上北水给楚寻语三人慢慢道出了百中教的往事,这不仅给楚寻语三人上了一课,而且还对那座失落的黄金城有了另一面的认识。

因为百中教历来很少与中原往来,所以人们对于他们的了解是少之又少,楚寻语家中和忘尘的天机阁里藏书典籍也记载的不多,甚至关于它的来历中原坊间连胡编乱猜的段子都很罕见,也许是因为了解的相关消息实在是太少了,就算是胡诌也得有些根据,而连根据都没有的话那连诌都诌不出来,所以对于百中教的来历,楚寻语知道的最确切的内容就是孙濛罄带回来的消息了,只知道是由一支古滇国的皇室禁卫军的后裔建立的,其它的也不得而知了,但是北水自幼出身在百中教,对于他们的历史却知道不少,于是告诉了三人。

前面提到过,百中教的历史并不算长,只有五百余年,这种年龄在江湖名门大派中几乎算不上名号,但是百中教不仅能茁壮成长,还能和中原大派并驾齐驱至今,成为了目前江湖上唯一一个集门内修行和治理民生为一体的类似于“草头朝廷”的奇特门派,不得不说有他们自己的一套。

北水揭露了这一现状的背后秘密,其实百中教当初的建立也和中原的统治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一点确实是楚寻语三人始料未及的,为曾想其中还有这么一段故事:昔日百中教创立是在唐朝晚年唐懿宗的时候,唐懿宗楚寻语他们都知道,他是神州历史上著名的无能昏君之一,也是历史上少数几个无能昏君还能平安度日到殡天的“神奇皇帝”,他具备了历史上所有昏君几乎都有的坏毛病,什么骄奢淫逸、不思进取、重用奸臣、宠信宦官等等等等,罄竹难书,凡是这样的昏君在任必然引农民起义,国破家亡,但是这位唐懿宗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他如此的无能、如此的昏庸居然百姓没有反抗他,他平安度日直至寿终正寝,只能说是祖上保佑,天道降恩,给这种痴帝也有痴福,其中唐懿宗唯一与其他昏君有略微不同的是他大力推崇佛教,而且是举国之力、穷奢极欲的推崇,南疆的百中教先人就是借着这个无能的汉人皇帝的庇荫才打下了后来一统南疆的基础。

唐朝历史是一段几波几折的历史,也是神州历史上少数几个长命朝代,主要离不开其中几任优秀皇帝的励精图治,唐朝的前半段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重要时期,而唐懿宗这个不思进取的昏君无疑是坐在祖宗的江山上吃老本,昔日在唐朝最鼎盛的时代之后爆了安史之乱等数种危机,弄的唐朝的江山岌岌可危,灭亡就在眼前,好在唐皇李家命不该绝,后半段后来又出现了唐宪宗至唐宣宗等等几代后唐皇帝励精图治,让大唐王朝在后半段竟然又恢复了盛世元气,这就是史上著名“元和中兴”,可是“打拼老爹败家儿”,唐宪宗玩命似的的奋图强试图力挽狂澜却也禁不住唐懿宗这个败家儿子继位以后玩命似的败家,他不仅把几代前人皇帝兢兢业业的成果啃食一空,还把唐王朝最后的复兴希望给毁灭了,彻底蛀空了国家,让政局风雨飘摇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果不其然,这昏君死后没几年就爆了著名的黄巢起义,从此一不可收,导致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百中教第一任教主的名字不光楚寻语三人不知道,就连北水都不知道,只清楚后代教主称他为“至贤仁惠明典奉佛南国师”教主,俗称“明典教主”,怎么样?听听名字就知道不是南疆人的称呼,这还要多亏唐懿宗这个不学无术的昏君,居然是他册封的,册封的缘由简直荒诞可笑,仅仅是因为这位教主主动献上了一部南传佛教珍品佛典,就给他封号了,不得不说是唐朝的不幸、南疆人的万幸。

据说这位明典教主是一个很聪慧的人,他的前半生一直致力于统一南疆,但是那时候恰逢是“元和中兴”,从唐宪宗到唐宣宗都一直是政治清明,王权归于一统,要知道自汉武帝时代起古滇国覆灭之后南疆就不允许民生独立了,而单纯的建立门派中原汉人的各大派更是不许,所以明典教主闷闷不乐于没有机会,一直没有什么太大作为,除了修行之外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但是出了这个唐懿宗真是神来之笔,他爱慕虚荣,喜欢肆意追加封号,皇帝加封号可不是随随便便的,这是为了给有卓越贡献的人,不管是先人还是现人,表彰他们伟大功德的时候才能给的,同时还要颁布诏书,大赦天下等等,十分繁琐,所以一般帝王不会轻易这么做,唐懿宗就是个例外,他不仅给自己追加的封号内容足以比肩太宗、玄宗,还随意给别人加封,只要那人迎合自己就行,别说,这还真是昏君的通病,也不找面镜子照照自己,就看自己那点败家的德性能和英明神武的太宗、玄宗前人比吗,主要就是好大喜功。

而佛教的传承在唐代更是几起几落,唐皇帝中有些迎佛,有些辟佛,自武宗灭佛之后,佛教在中原一度遭到动摇性的打击,但是唐宣宗时期有了些恢复,不过唐宣宗本人也是有所芥蒂的,并没有大力推崇,可是到了唐懿宗这败家儿子手里,好嘛,整个颠覆了一切,用举国之力来振兴佛教,还美名曰“为百姓祈福”,于是造就了一场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迎佛骨”活动,就是要把佛骨从寺庙迎入京城,仪仗队伍连绵不下数十里,所到之处莫不是以水银为池,以金玉为树,劳民伤财,耗尽国力,当时有个别忠臣劝谏昏君不要这么做,还列举了唐宪宗迎佛骨之后立刻暴死的典故,这位昏君不仅不听,还大肆宣称“只要能活着见到佛骨,就算死了也行”的狂言,值得一提的他说这句话还真动了大咒,佛骨到京城之后连两个月都没过这昏君就一命呜呼了,当真是这种折腾百姓和国家的举动连高高在上的佛祖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乘早收了他。

当是的明典教主就是钻了这个空子,那时候唐懿宗刚刚向四海颁布了自己将迎佛骨的诏书,明典教主听闻之后就立刻意识到这时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要知道中原早些年的时候虽然辟佛,但是南疆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佛教一直很昌盛,自从唐懿宗这家伙继位之后荒废朝政,无所作为,明典教主就在南疆偷偷的展自己的势力,已经笼络了一帮来自各异族的高手,也就是后来创立百中教的第一代元老。名典教主得知唐懿宗即将迎佛骨,于是立刻绞尽脑汁弄到了一本南传佛教的海内孤本典籍《本生经》,据说是释迦牟尼亲传大弟子摩诃迦叶亲手用巴利文写的,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从那里弄来的,于是带着它悄悄的赶赴中原,献给了唐懿宗,唐懿宗见之大喜,认为这是国运昌隆的好征兆,要知道这样珍贵的典籍放在修真界是无上**力的珍宝,放在凡人界也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品,所以他认为名典教主护佛有功,特地赐予封号,这件事本身在当时就招致朝内批评,但是却挡不住唐懿宗那无上昏庸的“**力”,明典教主得了封号带着册封的金卷光宗耀祖的回到了南疆,这就等于拿了天命天福加身的特许,开宗立派什么的江湖门派再也阻止不了,于是百中教从此就大摇大摆的就诞生了。听完这段创教经过楚寻语三人当真是哭笑不得,原来这个什么明典教主开宗立派是怎么来的,当真是昏君一出,百无禁忌。

在来看看那座失落的黄金城,要说这个神州大地上有什么人能够距离这座谜一般的失落之城最近,那就莫过于百中教了,它可是南疆的草头天子,千百年来不光汉人在寻找,就连百中教自身也在寻找,因为百中教内曾经流传着黄金城中除了大笔财富,还拥有着修真者梦寐以求的神秘莫测**力,觊觎黄金城的人大有人在,可是明典教主却是这一切的封闭者,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明典教主这个人总的来说给他的评价应该是很高的,除了创教之举是投机之作以外其它的各种举措堪当后世楷模,以他为核心的第一代创教元老开创了南疆自治的盛世基础,他本人定下的许多教规放到今天都是足以让各大派引以为鉴,别的不说,就单说说他定下的三条铁律:第一条就是教内各族严令禁止自相残杀,要共同携手排汉,当时名典教主充分指出了汉人的贪婪和私欲是引战争的罪魁祸,战争爆南疆小地必要深受苦难,所以当时就建立了团结各族、排斥汉人的策略;其二,以教主大位为例,包括五大寨的大寨主和大寨佬,绝对不允许由任何相同种族的人连续两任以上,两任共五十年,对于修真者来说时间真的是如同白驹过隙,短的可怜,五十年两任的年限一到必须退位,同时要求每逢大事必要共同协商,绝对不允许教主私定一切,如果教主倒行逆施,五大寨是有权废除教主大位的,可是相反教主要想废除大寨主或大寨佬,就必须共同协商,这就是为什么两任苗教主新政难以实施并且被逼退位的结果了,但是这种举措利大于弊,这么做有效的避免了汉人王朝和大门派的家族式世袭,不管是教主还是五大寨一旦世袭就会造成中饱私欲的结果,只照顾自己本族、打压其他小族的事情绝对不能出现,意在营造出众生平等,各族联手的大好局面;其三,也就是楚寻语他们最关心的一点,明典教主本人亲口所言,凡百中教内所有人一律不得寻找黄金城,但凡有违此律,视为判教行为,一经查实,就地斩杀,无论教主、教众绝不姑息。

这让楚寻语三人很意外,慕缘在马上惊问道:“这是为什么?”

北水告诉他,据传说自古滇国覆灭之后,历史上只有百中教第一任教主明典教主曾经成功进入黄金城,这个事情只有教内少数人才知道,相传他是唯一一个能活着从黄金城里出来的人,出来之后,明典教主十分清楚的告诉众人,黄金城内掩埋的是一种不祥的失落之力,这股狂暴的力量将会把南疆引入毁灭,所以名典正法,自此以后所有教内人都不许寻找,这就是为什么百中教作为立足于南疆定点的存在却从未染指那座失落的黄金城的原因了,黄金城中到底有什么只有明典教主知道,而他自己则带着这个秘密在第一任二十五年任完之后就带着当初那帮元老飘然隐退,寻觅无踪,教内有人说他们是像汉人一样飞升了,可是笑话,他们根本不信仰汉人的宗教,一身修为全都是盅、降之术,怎么会位列仙班?也有人说他们是自己溜进黄金城中逍遥去了,可是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也没有得到证实。

故事说到这里,北水故意看了看楚寻语,意味深长的问道:“劝你们一句,就算欧婵告诉你们古歌的内容也不要去找黄金城,否则是自取其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