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前往东亚的野心(1 / 2)

洪武三十年(1397)。

是年会试,考官刘三吾、白信蹈所取进士五十二名皆南士,朱元璋怒,认为所取有偏,亲自阅卷,史称““南北榜之争”。

必须承认一个现实条件。

各地经济条件不同,文化水平不一样,所以采取南北分科录取。

杨予安道:“对于关外子弟,应酌情考虑增添名额,尤其是对于留在关外的若干明人。”

“否则关内外的明人也会随着时间流逝,双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朱训樘沉声道:“那采取加分政策?”

目前大明的科举试题有了明显变化,不是单纯评判甲乙等,而是按照分数来评判,和后世一样。

杨予安摇摇头道:“加分政策太明显,容易造成心理隔阂,会让一些人产生逆反的心理。”

杨予安看来准备很充分,连这一点都考虑到了。

不管后世国家是如何考虑的?

加分政策很显然是一个容易受到攻击的点,既然要时时刻刻宣称民族团结,民族平等,那为何对某些民族进行加分呢。

它已经造成了客观上的歧视和不平等。

对于某些人,为国家所作出突出贡献,加分政策没有异议,但是只凭一介身份民族不同,就进行不同的处理办法,不仅给有机分子可趁,更会激起大部分人的不满意。

对经济贫困地区,可进行适当帮助。

“你有什么想法,不必藏着掖着。”

杨予安很显然有些迟疑,他也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太特殊了。

“不同地区可以采用不同的试卷,关外一套试卷,关内一套试卷,然后按各自区域排名进行录取,然后可以在录取名额上下手。”

朱训樘脸色有些奇妙,不愧是这个时代聪明之人,这个方法他再熟悉不过了。

他曾经经历的某场大型考试,刚开始是按照全国统一命题,可是后来人们发现,分数相同,但在不同地方录取距离就有天壤之别。

所以后来就变了。

有不同卷,难易程度不一样,通过这个巧妙的方法,立马就把明面上的矛盾转移更深。

虽然大家也能看出来。

然而目前朱训樘坐的位置不同了,看事情方法也就不一样了。

此时他发现,这真是一个很棒的方法。

杨予安:“录取人员时也可以定一个潜规则,就是殷人录取,多少明人录取多少?双方的名额也有差别。”

“只公布录取人的名单,剩下的只公布一个排名。”

啧啧啧~

朱训樘服气了,我大明有这样的礼部尚书,简直绝了。

作为统治者,朱训樘也要维持明人的地位,当然是非常赞成。

“你这个想法非常好,事后写一封具体计划,呈交内阁,让大家都讨论一下。”

杨予安开心地走了。

不过也给朱训樘留下了一个问题。

现存各地学院的女子能否参加科举考试?

经济基础决定女人的地位。

母系社会,女人地位高。

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男人成为主力,所以也逐渐成为了男权社会。

新大明时期的女人肩负的基本工作还是简单的处理家务,另外就是生孩子。

朱训樘人为地提高了女子的一部分地位,但大部分女子能够上学的都是贵族。

朱训樘想了想。

最终还是放弃了异想天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