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26节(2 / 2)

隔着电话线,他语气相当不客气:“很好,首长,这不给我钱也就算了,好不容易有个挣钱的机会也给我直接搅黄了。实在太好了,本来人家卖我们面子,找我们帮忙押送。就从江州到海城这点距离,出了整整100万啊。我们这边好了,连辆车都派不出来,真厉害。想拿捏谁呢?以为没部队,人家就过不下去了?银行抢着上门帮忙。就我们有枪,经警没枪?银行的保卫处就收3万,价格还可以再谈。这事以后不要再想了,价钱贵还拿乔,人家掏钱看狗脸!”

电话那头的吴将军也发了大火,他没想到这些人无法无天到这份上了。到这种时候,居然还敢偷偷使绊子。

看样子,是处理的人还不够。

卢振军挂了电话,调整好脸色才往外走。他就告状了,他不屑于告状不代表他不会告状。他不指望这帮蠢货能给他提供任何帮助,但他也不能让他们扯自己的后腿。

如果连这点保障都没有,他还做个屁事。

周秋萍站在玻璃窗后面跟人说笑,也收回了落在卢振军脸上的目光。

其实在江州时,她可以等待卢老师给军区挂电话,然后再等军车过来押送国库券。

但邮局局长主动请缨之后,她却没有拒绝。因为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

卢振军不是当年的卢部长,她也不是当初的周秋萍。他们都需要适应自己的新身份,尤其是在合伙做生意的过程中。

她,已经不是他的下属。没他这个合作伙伴,她完全有能力寻找下一个。

第281章 找人承包电视台

解决了大问题, 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吴康比周秋萍早一天到海城,已经过了一遍开业流程。

有侯晓斌在中间当中人,整个招聘过程尤为顺畅。

海城经济发达, 在这边当兵退伍之后, 愿意留下来的人多,尤其是农村兵。因为这个时代退伍转业既没多少安置费, 也没啥好工作让你挑。大部分人回乡就是务农或者出去打工。

与其这样, 何必来回折腾呢?不如留在海城的卡拉ok房里,还能多挣些钱。将来好回去盖房子讨媳妇。

退伍兵加上随军的家属,凑足了开业需要的人手。

周秋萍如法炮制,靠着卢振军的关系,迅速办下了营业执照,愣是只在海城住了一晚, 第二天开业剪彩完毕, 就直接上火车。

这速度, 简直就是百米冲刺。

大约是感觉自己派上了用场,上了火车的卢振军心情尚可, 还有心思和周秋萍讨论:“你真打算盖宿舍呀?”

周秋萍点头:“是啊, 有个宿舍, 大家上下班也方便些。我们既然是集体企业,当然吃住都在集体。”

张国富也过了情绪低迷期,津津有味地加入讨论:“你打算怎么盖, 盖几层楼?”

从成本上来说,虽然现在地价不算贵, 但市中心的地不好拿, 当然是楼层盖的越高越划算。当然, 相对应的, 技术难度要求也更高,建筑成本更大。

周秋萍立刻强调:“不能跟现在单位的自建房似的,质量实在太次了。怎么敢让职工进去住呀。”

这不是她张口就来随便诬陷,而是她上辈子经历过件事儿,让她事后做了好长时间噩梦。

当时她租的房子就是某个单位80年代的自建房。上面来规划,房子拆迁了,拆迁队的人手不足,请她帮忙烧了几顿饭。

本来以为起码要忙几天的,结果施工人员绑了两根木头棒子卡在二楼窗户的窟窿里,然后连着外面的工程车,车子一动,绳子一拉,墙就跟积木似的直接倒了。三楼四楼瞬间坍塌。

别说是他们这些刚从楼里搬出来的住户,就是施工队的人都惊呆了。哎呀,这是什么房子呀?豆腐渣也不过如此吧。

也就是那一趟,她听老搞拆迁的人议论才知道,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横贯整个80年代,各个单位的高层自建房质量都相当的一言难尽。那建材能省就省,水泥用质量差的已经算好的了,干脆舍不得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50年代苏联过来援建的建筑。明明都过去半个世纪有余,质量仍然杠杠的,拆的时候工作量能抵得上80年代那些楼的三倍。因为结实呀,不好拆。

当时这些人就议论,不用担心国家规定的70年产权,50年产权。因为按照80年代的建筑质量,根本撑不了这么长时间。

现在,周秋萍想自己搞自建房,当然不愿意弄成危房。本来这算是职工福利,结果搞到后面出事了,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张国富听到她对自建房的吐槽,哈哈笑出了声:“行啊,只要你们店里不怕多花钱,我保证按照军用的标准给你们盖。”

周秋萍也笑:“盖都盖了,还在这上面省啥钱。出事了,钱能送医院算好的了,别到时候连医院都送不进去,直接送到阎王殿。”

邮局的保卫处长在旁边听他们说话,感慨万千:“你们这效益好啊,还能自己搞自建房。我们邮局啊,这两年新来的职工都得自己去租房,没房子住。”

张国富的业务意识瞬间上位,毫不犹豫地开始撺掇:“你们搞啊,不搞自填房还指望商品房吗。现在的商品房多贵,大学生不吃不喝100年才能买套房。你们新进来的小孩怎么可能自己买得起。”

保卫处长连连摇头:“哎呦,别说了,这日子哪能跟你们比,我们现在穷得够呛。”

不然,他也不至于特地又跑到海城来,就为了把钱押回江州。原本他还觉得多此一举,领导没事瞎折腾人,非得让他跟着人浪费时间,因为周经理已经答应了国库券换成钱之后直接转账到她在江州邮局的账户。

事实证明,局长是英明神武的,他才是图样图森破,根本不晓得什么叫做江湖套路深。

几千万的现金,谁看了不两眼放光啊。别说海城的工商银行,就是海城的邮局同行都不讲江湖道义了,毫无武德可言,都想把钱留在他们自个的地盘上。

得亏他以一敌二,双拳抵住了四手,那是把钱给抢回来了。

果然这几千万的损失,他只能自杀以谢天下了,实在无颜回江州见父老。

张国富信了他的邪,直接呵呵:“你们邮局还哭穷,那就没人有钱了。”

于是接下来的路程就变成了哭穷大赛,一个比一个惨,一个比一个凄凉,就差当场引吭高歌:“小白菜地里黄,两三岁没了娘。”

周秋萍不参与这话题,闭着眼睛养神。

她回去还有一堆活要干着。

首先,得抓紧时间多录几期节目。这样她才有可能抽出一个礼拜左右的功夫去新疆考察市场。

其次,她得整合自己电视销售的队伍。